金城山

金城山位于兴隆场东南,蓬岳界间,周四百里,高瞻数邑,千岩竞秀,古木参天,花草繁茂,幽幽竹海,上有九十九险峰,
三十六清泉,四十八奇洞,雄胜冠于金邑。山上夏无盛暑,秋即严寒。

金城山JIN CHENG SHAN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金城山 > 景区概况 景区概况

天下七十二福地之 金城山

  “四川风光如锦绣,金城山色尤清幽。”
  金城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地跨南充、广安两市,踏高坪、蓬安、岳池三县,占地15平方公里。主峰为南充第一峰,海拔824.6米,原始森林面积211.37 hm2,森林覆盖率98%以上,年平均气温18℃,最高气温27℃,最低温度0.4℃,境内山石陡峭,地形奇特,文物古迹甚多(金城山为南充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),素有川北“小峨眉”之称。山体雄伟博大,峰峦绵亘十余里。景区融山、石、洞、林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,形成了“金门锁雾”、“龙泉插剑”、“抱扑晒经”、“宝莲圣灯”等各具特色的景点。区内森林植被丰富多彩,自然景色秀丽迷人,温度温和适宜,春天山花灿漫,夏日林木葱茏,秋来野果遍地,冬到冰景剔透,是人们观赏自然景观、休闲度假、避暑养生的好去处。

山名由来

  清嘉庆二十五年《四川通志》载:“金城山在岳池县北六十里以众山环向如雉堞,故名。”该山原名隆城山,梁天监元年(公元502年)以山名为郡名,设隆城郡。因避唐玄宗李隆基讳,改称崇城山;后来人们发现山顶有数石如贮米囊,若如杜甫诗中“天开金粟藏,人立广寒宫”之意,有一文士说它很像一粒金粟,象征着人杰地灵,文风蔚盛,日后必有贵人,就叫它为金粟堆吧。故山又因金粟堆而名金粟山了;唐武德三年(公元620年)在此设州,时人因该山四周悬崖峭壁,且方正如屏,故州名方州,山亦依州名而为方城山了。所以隆城山、崇城山、金粟山、方城山,都是指今县之金城山,此一山多名之由来。

丰富的旅游资源

  “四川风光如锦绣,金城山色尤清幽。”是金城山美景的真实写照。金城山风景独具,山上植被茂密,俨然一个天然氧吧。“森林苍茫欲滴翠,曲径幽幽几度回,恢宏寺庙古风在,寻奇探险莫忘归”。幽幽松林、茫茫竹海、九十九险峰、四十八奇洞、三十六清泉、钟声古刹给游人留下难忘印象。“金门锁雾”、“龙泉插剑”、“抱扑晒经”、“宝莲圣灯”等景点与遍布在山间的古迹文物令人流连忘返。
  嘉庆二十四年(1819年)蓬洲举人李昭游此山,曾咏“宝莲寺”、“抱朴洞”、“老龙洞”、“石门(即南京门)”四大奇观,诗四首:《石门》“石路接层空,门开石壁通。千寻雄锁雾,一罅迥吞风。霁色山围碧,朝光日射红。从兹登绝顶,万象豁双眸”。《宝莲寺》“攀萝寻古寺,直上翠微间。楼阁低双曜,儿孙俯众山。幽花穿石瘦,好鸟伴僧眠。最爱杉松里,闲云自往还”。《老龙洞》“石壁嶙峋处,中藏一瓮天。万山争送绿,百斛怒飞泉。月色穿窗小,钟声抱佛圆。为鳞龙已去,鲜甲尚苍然”。《抱朴洞》“太古藏书洞,清虚峭壁兼。岩嵌千树亸,门对一峰尖。莹石晴生浪,悬泉晓下帘。神仙何处问,天际桂名蟾”。
  金城山山峰俊秀,森林面积1万余亩,树木繁茂,林间藤蔓缠绕,荆棘丛生,数百种植物,如临植物王国,令人眼花缭乱。有乔木、灌木、藤萝、竹类和花草等多种植物资源,有松、杉、柏、扬、柳、油桐、映山红、棕榈等树种,有檀香木、银杏、杜仲、香樟等珍稀林木,还有松脂、茯苓、半夏、麦冬、粉葛、山药、鸡血藤、首乌、益贝母等多种中草药资源。被植物学家称为“古生物活化石”的凤尾蕨等蕨类植物遍布山崖间。林海、险峰、奇洞、清泉、古刹构成一幅幅令人留连的自然图画和人文景观。
  1991年,南充地区利用金城山的森林资源,建风景区。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“金城山森林公园”七个大字镌刻于门楣之上。主要景点有“小西天”、“南京门”、“晒经石”、“打石洞”、“观日台”、“金城寺””等,“金城山庄”、“松韵山庄”、“映山红别墅”等餐饮娱乐处。

备案号 蜀ICP备2022003485号COPYRIGHT @2014 ANHUILINGB All Rights Recerved Design by SUNLUE
预定 全景 视频 攻略